翻页   夜间
欣怡书屋 > 莫寻欢田蜜 > 第103章 巨蟒传说
 
经过昨晚的的饱餐和一夜的休息,我的体力得到了很好的恢复,奔跑起来虎虎生风,十多分钟后就看见前面的绰绰影影。

等到又靠近一些,我看清前方是一个骑在马上灰衣人,萧婷的呼救声顺着风还是在不断地传来。

“站住!前面的人站住!”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嘶喊着。

咦,没想到的是,没等我呼喊几声,前方的那匹马居然停了下来,好像在有一等我似的,我来不及细想,加快脚步奔了过去。

原来是个牧羊老人,六七十岁的年纪,一张枯如树皮的脸上尽是岁月的痕迹,留着花白的山羊胡子,穿着羊皮缝制的大衣,浑身不见一片布丝,头戴着一顶三叶草皮帽。

“寻欢,救我,救我······”萧婷被老人横着驮在马背上,胡乱挣着着向我求救。

我那手指向她做了个嘘的手势,意思是让她先别着急,“老人家,这是我女朋友,你为什么要抓她?”

牧羊老人的神态很是慈祥,看起来不像坏人,估计这里面是有什么误会,所以我并没有冲动,而是很有礼貌的问道。

谁知我连说了好几遍,老人都不吭声,只是笑着摇着拿着马鞭的的手。

我这才反应过来,深山之中的牧民怎么能听得懂汉语?而且他都这把年纪了。

仔细端详了下老人,看他的体貌特征像是哈克族人,

西北地区的最早居民原本是斯基泰人,匈奴人西迁以后,各突厥语民族也开始进入。哈克汗国成立后,周边很多游牧民族部落加入,经过几十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克族。

哈克族人从来都是以游牧和狩猎为生,随着时代的变迁,也有些年轻人融入了大都市,但老一辈基本还是愿意过着和他们祖先相同的生活。

刚巧我们老莫家人都交友广泛,爷爷和老爸都有几个哈克族朋友,我自小耳濡目染,日常的哈克语还是会一些的。

我笑道:“塔嘎!雅克西木西孜!”意思是大叔你好呀。

牧羊大叔看我会哈克语,顿时亲切的和我交谈起来。

这个大叔叫做马勒德拜,刚才他在寻找丢失羊群的归途中遇见了萧婷,因为最近这里经常丢失牛羊,一些牧民说是巨蟒干的,还说那条巨蟒最近就在这一片树林活动。

马勒德拜大叔看萧婷一个年轻姑娘家独自在这里,怕她发生什么意外,就好心准备带她会牧区,可是因为语言不通,萧婷错把他当成了坏人,玛勒德拜大叔没办法,只有强行把她带走。

我用哈语向马勒德拜大叔说明了萧婷是我女朋友,我们是出来野游遇到暴雨在山中迷了路,才转到此地的。

马勒德拜大叔大笑着连说是误会,说着便把萧婷放了下来。

“这个大叔是好意,最近这有蟒蛇出没,他是怕你有危险。”我想萧婷解释道。

萧婷是个讲道理的姑娘,并没有为马勒德拜大叔刚才的举动生气,还让我替她向大叔表示感谢。

我将她的意思转达后,笑着对她说:“一看你就是不用功读书的姑娘,多掌握门外语还是有好处的吧。”

“哈克语算是哪门子外语?!”萧婷白了我一眼。

哈克族热情好客,待人真诚,马勒德拜大叔非要把马让给我和萧婷骑,自己在前面给我们牵马。

我知道哈克族人的习俗,客气了一下也就没有推辞。

马勒德拜大叔不愧为这山林里的活地图,偌大的一片山林,在他的第脚下却是如履平地,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带着我们穿过山林,来到一片平缓的草原。

这里牛羊成群,十几处毡房错落有致,这时已经到了午饭的时间,大多说毡房都升起了袅袅炊烟。

现在哈克族的牧羊人不是采取群居的方式,都是以家族为单位,一个家族距离另外一个家族的牧场少说也有十多里路。

马勒德拜大叔是这个家族的长辈,他的毡房也是最大的。

毡房是哈克族民间建筑,适宜于四季季转场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。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修建平顶土房。

它是由围墙,房杆,顶圈,房毡,门组合而成。分为上下两部分。下部为圆柱形,上部为穹形。下部圆柱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。

顶部有天窗,覆以活动的毡子,用以通风。

马勒德拜大叔把我们请进了毡房,让我们随便坐,而自己出去给我们张罗午饭了。我就带着萧婷在里面参观起来。

大叔的毡房房顶的毛毡上饰有红色或和他色彩图案,毡房门较小,只有普通楼房的三分之二。采用的雕刻着花纹的双扇木板门,哈克语称“斯克尔菜乌克”,高有一米五左右,宽还不到米。

房门离地面较高,用以防积雪和严寒,门开向东南,以避北风,毡房门外挂有用芨芨草编织的,夹有一层花毡的门帘,冬春天放下门帘挡风雪,夏天卷起,通风凉爽。毡房内都备有长木杆,用来预木圈顶的顶毡。

这种名族风格和我小时候见过的差不多,我倒不以为然,可萧婷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住所,对什么都感到新奇,动动这儿,摸摸那儿,还不停的问我。

她到了这里就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儿,我也乐得不厌其烦的给她讲解。

约莫又过了两个多小时,马勒德拜大叔才端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熟肉货到毡房。

“穷乡僻壤的,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们的,这是自己家的马肉,刚才宰马浪费了一些时间,让你们久等了。”大叔用哈克语热情的对着我说。

哈克族对登门投宿的人,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。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,除宰羊外,还需宰马,以马肉相待。

这可是哈克族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,对于马勒德拜大叔的盛情我有些受宠若惊,连忙站起身来用哈克语道谢。

毡房外还有几个小孩子探头探脑,对我和萧婷这两个外乡人感到很好奇,但估计是山里的孩子胆子小,他们也不敢进来。

萧婷此时开始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母性情怀,主动过去和他们搭话,抱进来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。

“喂,萧婷,你外语还没学呢,就别白费功夫了。”我调侃道。

“阿姨,你的衣服好漂亮啊,比我阿妈的还好看。”

这回轮到我瞠目结舌了,没想到这小女孩的汉语说得很流利。

马勒德拜大叔看着我吃惊的样子,特意给我解释说,这是他最小的孙女阿依苏鲁,是他二儿子的小女儿,他二儿子就在新安市给一个大老板养马,二儿媳妇也是在县城里上过初中的,因此他的孙子孙女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。

大叔的话让我有些汗颜,看来我还是小瞧这些深山里的牧民了。

过了一会儿又有几个年轻人端着牛羊肉和一些油炸的面食进来了。这些人都是大叔的儿子和儿媳,他也给我们一一做了介绍。说我们是贵客,所以让他所有的孩子都来一起进餐,表示对我们的尊敬。

马勒德拜大叔扫视了一下四周,忽然向他大儿子问道:“库西克拜和努尔苏鲁到哪里去了?有贵客来,为什么不见他们一起过来。”

“······”大叔的大儿子支支吾吾了半天,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。

“孩子大了就和雏鹰一样,早晚是要飞向蓝天的,我的话他们是听不进去了。我老了,算了,管不了了,管不了了······”马勒德拜大叔叹了口气,向下摆摆手示意他大儿子坐下。

大叔并没有受刚才的情绪影响,笑着招呼我们准备入席。

我看大叔的大孙子在毡房门口准备了提壶和脸盆,就主动走了过去,萧婷生怕做错什么,也紧跟在我身后。

哈克族在入餐前,主人会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,然后把盛有羊头、后腿、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,客人要先将羊右面额的肉割食一块,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,将羊头回送给主人,大家共餐。吃完后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,做“巴塔”(一种伊斯兰教祈祷)。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,一般都要分席。

趁着洗手的功夫,我悄悄的低声把一些哈克族饮食的习俗告诉了萧婷。

萧婷记性果然不比我差,在进餐的过程中并没有出任何的纰漏。

我们如此的入乡随俗,骂了拜仁大叔自然也十分的高兴,一连敬了我三碗马奶酒。

“大叔,你刚才问起的库西克拜和努尔苏鲁也是您的孩子么?”看马勒德拜大叔这会儿高兴,我瞅准机会问出了心中的疑惑。

“是呀,库西克拜是我的小儿子,努尔苏鲁是我的小女儿。”大叔边点头边给我碗里续上马奶酒。

“既然是您的孩子,那他们为什么没有和大伙儿一起来吃午饭呢?”我回敬了大叔一碗马奶酒问道。

“还不是叫那个巨蟒的传说给闹腾的······”大叔说道这儿面色凝重起来,连手中的酒都忘了喝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